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音樂教師開設咖啡文化課

熟練地演示比利時皇家咖啡壺、現場製作“卡布基諾”“跳舞的拿鐵”等各式咖啡……這原本只能在咖啡店看到的情景,卻出現在了中學的課堂上。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召開的“北京市三級課程整體建設研討會”上,理工附中的學生在校本課程“咖啡文化”課上讓聽課的老師不但感受到了咖啡的浪漫和溫馨,也感受到了課程的魅力和獨特。
        從單純熱愛到給學生一門技能
        執教咖啡文化課的教師白淑敏,其實是北理工的一名音樂教師。音樂教師的職業特點,讓她偏好浪漫、小資的咖啡文化。“我幾乎天天喝咖啡,同時也很關注咖啡的相關知識。”
        原本單純喜歡咖啡文化的白淑敏卻沒想在學校三級課程整體建設的過程中找到了一個很特別的“舞臺”。記者從海澱區教科所瞭解到,海澱區的課程建設堅持“以特色課程支持特色發展”,而區域內的北理工附中作為一所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做出了很好的甚至是超前的嘗試。學校提出了“一切皆課程,課程皆一切”的理念,為學生們開設了很多鮮活的、前沿的課程。
        作為教師,白淑敏發現一個現象: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學生在高中畢業後會選擇到國外留學。“目前高中生出國率不斷上升,如果他們懂得調製咖啡,那麼他們可以到咖啡店去打工賺取學習和生活費用,這可以成為一項生存的技能。”白淑敏希望通過開設咖啡文化課,帶領學生瞭解西方的咖啡文化,同時掌握咖啡的製作技能。
        目前,咖啡文化作為一門選修課程,在高一年級開設。課程非常受歡迎,據說在幾分鐘內就會被學生搶爆名額。另據白老師介紹,她去年教過的一名男生,目前已經出國並在咖啡店裏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用。
        一切皆課程 課程皆一切
        學校對白淑敏的課程給予全力的支持,不但辟出並裝修設計了一間“咖啡舒吧”供上課使用,還專門配置了咖啡機、咖啡壺、各類咖啡原料等相關設備。學生們在課堂上跟著老師一起感受享受咖啡帶給人的“力量和熱情”。
        在理工附中,很多教師都和白老師一樣找到了學科講臺之外的“舞臺”。學校把課程建設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構建了人生規劃與創業設計、心理品質修養與生活技能、語言與文化、社會縱橫、國際視野、科技與環境、藝術與健身、學科探究拓展等八個領域的校本課程體系,開設了人生規劃、學生公司、職業選擇領導力、青年理財、生物多樣性研究、跆拳道、棒球、壘球、排球、高爾夫球、服裝設計與表演、京劇、古箏等百門特色選修課程,努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為了使課程更好地實施,學校建設了專用教室,為學生的特長發展搭建平臺,如機器人工作室、無線電測向教室、氣象教室、生物標本室、茶藝教室、百藝坊、數字物理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理工附中校長陸雲泉介紹說:“我們希望將學校的辦學理念融入每一個教室,讓學生領略處處皆課程的學習氛圍。”
        課程要貼近生活並滿足學生需要
        活動當天,北理工附中共展示了《化學工坊》《演講和辯論》《服裝設計與表演》《物理DIY》等26節課程,此外,4名學生非常自信和驕傲地向與會專家、教師介紹了他們在化學學習中“走進社區”、參與實驗的體會,還詳細介紹了在“生活與化學”學習中親手製作壽司、感悟營養學的奧秘,並展示了他們在“化學工坊”校本課程中學習製作的精美肥皂……這一切,都是北理工附中課程建設所呈現的驕人成績。
        “不用更多的語言,從學生上課的眼神和老師的狀態中就足以感受到課程鮮活的生命力。”北京市教委基教處處長李奕在做當天的活動點評時,充分肯定了北理工附中在課程建設方面的探索及成績。他認為北理工附中“以特色課程支持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課程是實現教育理想的載體,在整體推進三級課程協調發展的背景下,學校課程應更好地滿足學生心智成長的需要,傳承社會的核心價值。”李奕就學校課程建設提出了兩點建議:首先學校在進行課程建設時,要在多元化發展和特色發展的基礎上注重生活化、國際化和資訊化,符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其次,鑒於不少課程建設都是由零開始,所以學校要懂得將教師由學科教師向專業教師進行“遷移”,充分發揮每一位教師的特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