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歐洲在心情上是一種自發的"趕集"---你永遠想在千年的教堂、宮殿和城堡裏多待上哪怕1分鐘,從這個文化勝地趕到下一個宗教聖地;那麼在非洲,在毛里求斯,你只需要找一個願意相處的人,在海邊消磨掉一個又一個下午。對於我,這樣的輕鬆和愜意完全就是二度"蜜月"。唯一有點出入的是,跟前跟後的還有我那可愛的女兒。
21:20,我挽著丈夫的手臂走下飛機,身後6歲的女兒在這個和“先進”沾不上邊的機場裏張望。兩年前,我就來過這個非洲的海島小國,因為喜歡它的安靜所以不惜代價又站在了這裏。一路上,我一直向丈夫灌輸毛里求斯的旅遊“精髓”:“無所事事”就是最完美的度假心態。
浪漫小屋———酒店才是真正的風景
毛里求斯歷來是歐洲中上階級的逍遙地,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環島盡是四星、五星以及超五星的酒店。這裏似乎是歐洲人的專屬地,歐洲各航空公司的航班來往頻繁,唯獨沒有來自美國的航線。
若是以前,我一定會恥笑那些到了目的地卻甘心窩在酒店的人,但這次,我和丈夫、孩子卻把一半以上的時間奉獻給了入住的希爾頓酒店。在毛里求斯,四星以上的酒店都有自己的私人海灘,每天都有保安巡邏,安全和空間均有保障。
我和丈夫無論何時去沙灘散步,都不會碰到那種人山人海、需要繞道而行的情況。相反,這裏總會有空椅子供我們休息,總會有小棧橋讓我們可以難得浪漫。
讓我們的浪漫指數升到最高點的是那場煙花秀。記得那天用完晚餐,我們回到房間,坐在陽臺上乘涼。毫無預料的,突然在沙灘上升起了煙火,這是酒店送給客人的免費禮物。我和丈夫對望了一眼,空曠的沙灘上,高高綻放的禮花,還有在陽臺上手舞足蹈的女兒,“蜜月”的感覺就找回來了。
親密出海———靠近些,再近一些
從我的觀察看來,在這個半數以上是印度人的國家,我受到的禮遇超乎尋常。比如,我帶女兒在酒店乘坐免費的水上摩托(酒店提供各種免費的水上娛樂活動,如滑水、帆板和水上單車,我們顯然不像外國人那樣精通水上運動,所以只是每天早晨坐一次水上摩托),開摩托的黑人司機對我們似乎很敬畏。而每次乘計程車出去,印度司機總是畢恭畢敬開車,離我們遠遠的,如果不是我主動攀談兩句,他們除了“女士”、“您好”以外恐怕再沒有什麼其他詞了。
在第三天的傍晚,我們遇上了真正的蜜月夫妻。我們和其他大約20名遊客一起參加落日遊,其中有3對是新婚夫婦(據說我們到達的當晚在酒店就舉行了一對法國新人的婚禮)。這邊,海水的顏色隨著碼頭的淡出,視線而變得越來越深,當金紅色的陽光灑在甲板上,生性開放的歐洲人就一對對擁吻起來。
只有我和丈夫,也許是因為亞洲人的拘謹,也許是因為孩子就在身邊,愣愣地沒有任何反應。倒是女兒大方得很,一把拉過丈夫往我身邊推,說:“你們兩個靠近一點,再近一點,看人家多好啊。”半推半就之下,我和丈夫擁抱了一下,算是公共場合最大限度的親密了。
蜜月紀念———把“地上彩虹”帶回家
毛里求斯並沒有明顯的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非雨季的區別,即使下雨也就10分鐘。白天28至32攝氏度的天氣,到了晚上披一件輕便外衣,最適宜戶外運動的天氣。至於語言,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曾是法領地,所以至今國內的街道路標和商店招牌都沿用法語,大部分居民的法語也好過英語。
我們的度假行程絕對按照“懶人標準”設計,除了窩在酒店盡情享用一切免費娛樂設施以及沙灘、游泳池之外,我們的行程如下:去龐普勒穆斯植物園看世界上最大的蓮花———王蓮,直徑達2米的葉子可以包裹一個嬰兒;去鱷魚公園看了馬達加斯加引進的大鱷魚,把散養的海龜當凳子坐;去路易士港的中央市場買了相當於2000元人民幣的手工木帆船,還有一款鱷魚皮黑色手袋。值得一提的是,這艘木船雖然精緻好看,但顯然不便於托運,等我帶回上海發現已經能聽見船肚裏破碎木片的聲音了。
離開前的最後一天,我們開車去尋找“地上彩虹”。車子開到毛里求斯島中部的喬貝市,火山口綠草如茵,底部成潭。這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呈現7種顏色的泥土,據說是因為泥土所含礦物不同,所以呈現出7種顏色,我們稱之為“地上彩虹”。所不同的是,這條“彩虹”的色帶是沙丘般起伏綿延的,而且它一天24個小時都存在!一旁的小販在兜售裝著七色土的玻璃瓶,不貴,10美元一瓶。現在,這瓶“彩虹”就掛在家裏門簾的上方,每天進出看到這七色的泥土,總有三度“蜜月”的衝動…… |